【答案】 1.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2.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3.被白發,欺人奈何?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
2024-03-21
【常見考題】 一、理解型默寫 1.《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中表達作者因歲月流逝、功業無成而生的愁思與抑郁,也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與痛苦的詞句是: , ? 2.詞中作者幻想飛入月宮,砍去
2024-03-21
【寫法】 全詞想象豐富,把超現實的奇思妙想與現實中的思想矛盾結合起來,體現了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
2024-03-21
【主題】 此詞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分數線等
2024-03-21
【賞析】 這首詞通過古代的神話傳說,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反對妥協投降、立志收復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上闋巧妙地運用神話傳說構成一種超現實的藝術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與情懷。詞人在中秋之夜,對月抒懷,很自然
2024-03-21
【譯文】 一輪緩緩移動的秋月灑下萬里金波,就像那剛磨亮的銅鏡又飛上了天廓。我舉起酒杯問那月中的嫦娥:怎么辦呢?白發日增,好像故意欺負我。 我要乘風飛上萬里長空,俯視祖國的大好山河。還要砍去月中搖曳的桂
2024-03-21
07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 辛棄疾) 【原文】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編輯推薦:
2024-03-21
【答案】 1.記敘和議論(抒情) 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 2.①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③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
2024-03-21
二、閱讀理解 1.這首詞上下片運用的主要表達方式分別是 和 ,全詞表達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2.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內容簡要分析。 3.全詞圍繞 閑 的心緒,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
2024-03-21
【答案】 1.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2.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3.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4.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5.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
2024-03-21
【常見考題】 一、理解型默寫 1.《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中把國家興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漁唱,表達作者內心寂寞悲涼的心情的句子是: , 。 2.作者以飽蘸著久歷艱難和劫后余生的血淚的筆觸,概括國家和
2024-03-21
【寫法】 ①直抒胸臆,表情達意真切感人;②上下兩片今昔對比,萌生對家國和人生的驚嘆與感慨,韻味深遠綿長。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
2024-03-21
【主題】 這首詞上片寫對已經淪落敵國之手的家鄉以及早年自在快樂生活的回顧,下片宕開筆墨回到現實,概括詞人從踏上仕途所經歷的顛沛流離和國破家亡的痛苦生活,結句將古今悲慨、國恨家愁融入 漁唱 之中,將沉摯的
2024-03-21
【賞析】 這首詞通過回憶在洛陽的游樂,抒發了詞人對國家淪陷的悲痛和漂泊四方的寂寞。以對比的手法、明快的筆調,抒發了北宋亡國后深沉的感慨。 上闋憶舊。一二句回想往昔在午橋橋上宴飲,在一起喝酒的人大多是英
2024-03-21
【譯文】 回憶當年在午橋暢飲,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隨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歲月仿佛一場春夢,我雖身在,回首往昔卻膽戰心驚。百無聊賴中,我登上小閣樓觀
2024-03-21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lfla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