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整理 2019-04-17 16:54:29
1.生態學研究的內容有哪些?
答案:研究生物與生物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
2.什么是生態因素?有何功能?如何分類?
答案:環境中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可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除光、溫度、水以外,還有哪些因素屬于非生物因素?
答案:還有空氣、火、食物、土壤和理化特性等。
4.生態因素對生物的作用有哪些特征?
答案:一是綜合作用,即各種生態因素不是單獨的起作用,而是相互聯系的綜合作用;二是各種生態因素的作用不是相同的,有的對生物起主導作用;三是不同因素不可替代;四是作用效果具有階段性。
5.對某個或某種生物來說,各種生態因素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舉例說明。
答案:不相同。例如,在干旱的地區,水分的多少往往是影響陸生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而在河流和湖泊中,水中溶解氧的多少往往是影響水生生物生存的關鍵因素;海洋生物的垂直分布與光照的透射情況密切相關;對長日照、短日照生物而言,能否正常繁殖取決日照時間的長短。
6.生態因素與環境因素相同嗎?海拔高度、緯度高低或水域濃度是否是生態因素?為什么?
答案:不同,前者是指環境中直接影響生物的形態、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后者是指生物體周圍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生物生存的所有因素。海拔高度、緯度高低或水域濃度等屬于環境因素,但不是生態因素。因為它們是通過陽光、溫度等生態因素間接地對生物產生影響,而本身并沒有直接影響。
7.在養雞場內,一進入秋天,晚上在雞舍里要用大功率的白熾燈照射,這是為什么?
答案:日照時間的長短能夠影響動物的繁殖活動。雞需要在長日照的條件下進行繁殖,到了秋天,日照時間逐漸縮短,雞的性腺開始退化,產蛋量逐漸下降。晚上用大功率的白熾燈光照射,實際就是延長光照時間,維持雞性腺的發達程度,提高產蛋量。
8.高原或高山植物隨著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現出明顯的帶狀分布特點,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響的結果?為什么?
答案:溫度。因為隨海拔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降低。
9.生物與其環境中的生物因素之間的關系有哪些?同種生物內與不同種生物間的表現形式各有哪些?
答案:生物與其環境中的生物因素之間的關系有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兩種。同種生物內,既有種內互助,也有種內斗爭;不同種生物間的關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競爭與捕食等形式。
10.農作物種植過密,往往造成減產,造成的原因是競爭還是斗爭?種植農作物時,因管理不到位,雜草瘋長、糧食減產的原因呢?
答案:是種內斗爭。競爭是種間關系,同種生物因爭奪空間、營養等而形成的斗爭屬于種內斗爭。雜草瘋長時,減產的原因是是種間競爭的結果。
11.種內斗爭對該種生物的生存所起的作用都是有害的嗎?
答案:不是。種內斗爭對不利于環境被淘汰的個體來說是不利的,但對種的生存和進化是有利的,有利于優良個體的保存與發展。
12.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說大腸桿菌“寄生”在人的大腸內,這種說法正確嗎?為什么?
答案:不正確。因為大腸桿菌靠人體腸道中的營養物質來維持生命,同時,它又制造維生素B12和維生素K供人體利用,因此,大腸桿菌與人的關系是互利共生關系。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