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7-06 16:36:48
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嗎?——題記
中國是一個“神奇”的國家:有中國式過馬路、中國式考試、中國式集市,當然也不乏中國式教育這一奇葩。
有這樣一則漫畫,一位戴著眼鏡,頭上冒著汗的小男孩——小文,正在接受他父親的“教育”:“你看看人家小虎的身體!”然而小文的書桌上放著一張“100分”的試卷;一位腳底踩著足球、臉上貼著一個紅紅的巴掌印的小男孩——小虎也在接受他母親的說教:“你看看人家小文的成績!”那母親手中捏著一張50分的試卷。
在這看似一則笑話的背后卻暗藏著中國教育的弊端——別人家的孩子永遠是最好的!那么,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中國的家長看到的只是自己孩子的缺點,而去拿自己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孩子的優點相比,那別人的孩子能不永遠是最好的嗎?
看不到孩子的優點,只看到孩子的缺點,摧殘心靈的比較,是中國教育式的最大悲哀。
有過這樣一件事:在一所國外的大學里,有一天中國孩子和美國孩子在進行一場籃球比賽,所有家長都來觀看這場比賽。中國孩子十個球進了九個,中國家長卻對孩子說:“你怎么這么沒用?最后一個球都守不好,你明明可以做到更好,為什么最后卻讓人進了一個球呢?”美國孩子十個球進了一個,而美國家長對他們的孩子說:“爸爸很高興你在球場上全力以赴,這次比賽,你發揮地比上次好,恭喜你能踢進一個球,真棒!我相信你下次能踢得更好。”比賽結束中國孩子贏了,美國孩子輸了。然而真正感受到勝利喜悅的卻是只進了一個球的美國孩子,這難道不可笑可嘆嗎?
中國式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日不罵,一日不得整改;一生不罵,一生不得整改。”這種以暴力、言語攻擊來達到目的教育都是失敗的教育。中國式教育乃是“不罵不成才,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種落后守舊甚至略帶血腥和暴力的教育,不僅不會讓孩子改正,反而讓家庭關系緊張,孩子叛逆。父母以為這種方法讓孩子無話可說,能最快達成教育效果,實際上是欲速則不達,結果適得其反,讓孩子自暴自棄,失去信心和動力。(這個部分應緊扣感點,這部分分析與感點略有脫離。)
這就是中國式教育!一直以“別人家的孩子是最好的!”為宗旨的可笑、愚蠢的教育。
教育是教導、培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家長在教育中不應以打罵為主,而應以鼓勵作為“利器”,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老師評語:
本文小作者先概述漫畫內容,再揭示這則漫畫反映出的社會問題,提出自己觀點。接著援引美國家長和中國家長不同的教育方式,佐證觀點。文章金句頻出,觀點鮮明深刻,反問設問等句式的運用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