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考網整理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7-23 10:40:17
“燕子去了有在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在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在開的時候。”這是朱自清先生丟東時的反思,“千金散去還復返”這是李白丟東西后的自信。
小時候我有個很好的玩伴,他可以說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他對我來說很重要。可就是這樣一個人,曾有一段時間,我把他從我的生命中分離了出去。能讓我這么隨意地把他丟了,可我當時并不感到可惜。
我剛認識他時,覺得他看上去很干凈、伶俐。然而,熟悉他了,就感到他不是一個講究細節的人,丟了衛生、丟了整潔。一個噴嚏打下來,沖著對方,劈頭蓋臉的射將下來,如雨似瀑。而且還不止一次,有誰能忍受呢?
我還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律師,自己開了個一個律師所,還把事務所外表裝飾的十分豪華、漂亮、美麗,內部裝修得也十分華麗,并配置了一臺精致的電話。有一天外面來了第一位客人,這位律師裝模作樣地拿起那部精致的電話佯裝和一位“老板”進行通話。“這個訂單不下兩百萬……”“有空多聯系。”然后他走向哪位“顧客”。他問“顧客”需要什么。而這位“顧客”其實正是是來為這家律師事務所通電話的員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華麗的外表,內在不一定是真實。他也就像這所律師所一樣像一匹披著羊皮的狼,雖然會偽裝,但是本性卻改變不了。可能有人會認為就為這么點小事,就鬧的不可開交,為了一己之私,丟了誠信,是不是有點“殺雞焉用牛刀”之嫌。
在古代志士蘇軾“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見交友之重。還有三國寧割席分座,相傳三國時期管寧和華歆同學,兩人共同耕地時都看見了一塊金子管寧視而不見,而華歆卻小心的偷藏起來,還有一次兩人同在室內讀書,而華歆卻沒有這種志氣,把他所見所聞講給管寧,而管寧卻和他割席分座,恩斷義絕。”可見華歆并不是犯了什么大錯,只是行為不果,志向不同,華歆因那樣就分席割座,可見志士意志遠大,不和小人交往,而哪位朋友出言不遜,舉止不雅,我自然要和他“割席分座”人固然有錯,然而他卻知錯不改,放棄這個人,丟棄這份友誼,可能就是最好的選擇。如果我們來世不幸遇在一起那么,我就會果斷的,不曾猶豫的丟棄他。
丟失一件東西有人會傷心,悲痛,后悔自己怎么沒有管好。而我相信放棄那個人,丟掉他,可能是對我,對他最好的選擇。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