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①605年,隋湯帝下令開鑿大運河。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至涿郡,南到余杭,全長4000多里,分為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四段(從北到南),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搪江五大水系,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大運河地開鑿,對于鞏固國家的統一,加強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促進經濟文化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隋煬帝時能夠開通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原因: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國家治理得比較好,出現了經濟繁榮的景象,這就使隋煬帝開通大運河具備了經濟實力。②隋朝國家統一,使隋煬帝有征發幾百萬人的可能性。③有前代開鑿的幾段古運河為基礎。
開鑿大運河是當時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首先,隋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大部分糧食要依靠江淮地區供應。依靠陸路運輸,運量小,速度慢,費用大,無法滿足需要。而我國主要河流大多為東西走向,開通南北運河,利用水力運輸,已是勢在必行。其次,隋滅陳后,需要加強對江南的控制。隋煬帝開通大運河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治”。不可否認,隋煬帝想坐龍舟游江南也是開鑿運河的動機之一。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