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8-20 12:10:37
《愚公移山》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聽說過,這個故事十分勵志,指引著我們走向成功的道路。它就如同陽光一般,照在人身上非常溫暖、舒服,但同樣會在地上折射出一道黑色的影子。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愚公一家人的行為是與大多數人的理念背道而馳的。
《愚公移山》是通過愚公一家人堅持不懈要鏟平擋住他們去路的太行、王屋二山的故事向我們揭示了無論遇到什么困難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的寓意。但他們有沒有想過其實他們大可以繞過這兩座山,如果認為實有不便,他們也可把家搬往山的另一邊。這兩者任選其一都比他們挖山要理智、簡單。從這個角度來看,愚公一家人思想頑固,墨守成規,不懂變通。
在劉邦與項羽的最后一戰中,我們也可以看出思想靈活變通的重要性。在韓信布置的十面埋伏下,項羽被困,一天晚上漢營中傳來一陣陣楚歌(這也就是歷史上的“四面楚歌”)。就在那夜,項羽帶領800江東子弟突圍出去,經過一路打拼只剩下28人。項羽認為這是“天叫我亡”。項羽認為當初江東8000子弟和他出來打天下,可如今卻無一人歸還,覺得對不起江東的父老鄉親,選擇了自殺。他的行為和愚公一樣是不理智的。因為相比自殺他還有更好的選擇,那就是隨亭長的船離開。杜牧也曾寫下《題烏江亭》替他不值:“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他的墨守成規、冥頑不化葬送了他的大好前程。有時候不能光看表面,換一個角度也許你會得到一個不同的答案,而這個答案往往能引發你對同一件事不同的思考。所有的事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每個人看待他的立場不同。如今,我從這個不同的角度看待愚公移山這件事,有了我自己的見地。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答案,就看你怎么看!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