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8-24 17:56:4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吧!沒錯,就是唐代詩人李紳的著作:《憫農》。他告訴了人們節約糧食,讓人們知道了“勤儉節約,中國風尚。”這句話。可這首體現出珍惜糧食的重要性的詩,卻被我們現代人遺忘。
我國人口眾多。世界上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中國人。根據1990年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已達上12億。而我國的耕地面積卻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七,卻養活占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
有這么一組數據。1998年我國谷物、棉花、肉類的產量均占世界第一位。可是按人口平均,人均有糧食僅有362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還低,甚至低于一些發展中的國家。更令人感慨的是,新中國的今天不是比以前多年前的唐宋王朝的糧食不知多了多少倍嗎?可是由于人口猛增,人均占有糧食竟比唐宋時代還少了200多公斤。多么令人吃驚啊!
從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中國糧食的緊迫性,可在我們生活中,浪費現象卻屢見不鮮,人們都忘記了:“勤儉節約,中國風尚。”這句話。
一則廣告上說,兩位男士在餐廳里吃飯,飯菜很多,一位男士說:“點這么多吃不完。”“沒事,反正公司報銷。”還有一位爸爸帶一位孩子去吃飯,可餐桌上的飯孩子都不喜歡,爸爸就說:“服務員,點菜!都依孩子的。”毛澤東的女兒上學時,只窩窩頭是只把里面的棗掏了,其余的都扔掉,要知道,當時還有好多人餓著肚子。毛澤東知道后,嚴厲批評了她,從此,她也不敢再浪費食物了。
今天,我們知道了國情,進一步明確了愛惜、節約糧食的重要,就要節約每一粒糧食,為國分憂,不忘“勤儉節約,中國風尚。”做一個節約糧食的小學生!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