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19-08-25 11:37:13
是誰的豪情,震撼了江邊雄偉的山?
是誰的相思,纏綿了山間多情的云?
是誰的憂傷,挫痛了山腳呼嘯的江?
一路穿越歷史的紅塵,在這千年的日月循環中,在這高處不勝寒的凄清中,我追尋著你——杜甫,那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歌。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年輕的你過著一種“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所寫之詩字里行間洋溢著蓬勃朝氣。或許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攜著這份向往,崇敬,你為自己安下了“會當凌絕頂”的目標。這高處究竟在世人眼中有多大的吸引力呢?王羲之說:“俯察品類之盛,仰觀宇宙之大,足以極試聽之娛,信可樂也。”《孟子·盡心上》稱:“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你大概也是這樣的心境吧。“一覽眾山小”的誘惑,勾起了青年的你的征服欲和雄心氣概。你與世人分享你的得意,于高處灑下一抹豪情。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本是壯年的你自己登高遠眺,卻偏想到故園閨中人。江邊樓頭,深情凝望的方向,是故鄉。深情凝望的臉已變得憔悴,曾經的歡歌燕舞已化為虛無。凝滯的眸中,流露出千萬分的不舍與傷痛。明明是內心澎湃,卻又不忍。好一個“不忍”,將擔心、害怕、痛苦表現得淋漓盡致。你在怕什么?怕在這高處更顯孤寂,怕在這高處愁意倍增,怕這高處太空寂,空寂得只剩下愁腸?你情寄佳人,無語凝噎,淚流滿面,任綿綿相思于這高處流淌。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你遠離故鄉,長期漂泊,而暮年多病,舉目無親,秋季獨自登高,不禁滿懷愁緒。黃發老人,落于他鄉,苦不堪言,恰逢悲涼之秋,觸景生情,你需要發泄。你登上這高山,想著身下的寥廓發出一聲傷痛的低吼。高望遠,鄉戰亂,身疾病,境蕭條,風砭人。那愁、那怨,如滾滾江水推驅不絕,你垂垂老矣,欲將壓力釋放,便立于高處,將哀傷、憤恨寄予這廣袤的空間,放空自我,讓山去改變這份沉重的憂傷。
高望遠,千百載,你——杜甫,于這高處完成你的千古絕唱。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