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1-12-30 14:53:25
中國古代史:1.元謀人: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在云南省的元謀縣發現,距今約170萬年。北京人:距今約70—20萬年,已經會使用天然火。山頂洞人會人工取火。黃帝被人們稱為“人文初祖”。 堯舜禹時民主推選部落首領的制度,叫“禪讓制”。
2.我國奴隸制王朝:(1)約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這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啟繼位表明王位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2)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湯戰勝暴君桀商朝建立,又稱“殷朝”。(3)西周: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西周為鞏固統治實行分封制,諸侯國產生。(4)東周分為春秋(奴隸社會末期)和戰國(封建社會開始)兩個時期。春秋首霸齊桓公(管仲改革),“戰國七雄”: 齊、楚、燕、韓、趙、魏、秦。(韓趙魏三家分晉).戰國時,秦國李冰主持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使四川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國”美稱。
3.我國封建制王朝:(1)戰國時期,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①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②獎勵耕戰。③根據軍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④建立縣制。意義:使秦國國富民強,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4.秦朝:秦朝是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王朝,秦王嬴政(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建立,秦始皇鞏固統治的措施:①政治方面:建立封建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中央設丞相..地方推行郡縣制。②經濟方面:統一貨幣(在全國統一使用圓形方孔銅錢),統一度量衡。③文化方面: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規范文字)。④思想方面:“焚書坑儒”。⑤軍事方面:北筑長城和開發南疆(興修靈渠)。
5.漢朝:公元前202年,劉邦建立西漢。漢武帝時實現了大一統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大一統的主要措施:①政治方面:,接受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消弱候國勢力。②思想文化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③經濟方面:鑄幣權和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大大增加了中央的財政收入。④軍事方面:反擊匈奴,奪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
6.三國:①220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陽。②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③222年,孫權建立吳,定都建業,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赤壁之戰為三國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官渡之戰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7.南朝:420年,東晉大將劉裕自立為帝,國號“宋”。439年,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北魏孝文帝的改革:①措施:遷都洛陽、改用漢語、穿漢服、改為漢姓、與漢族聯姻;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提倡尊老養老等。②作用:促進了北方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
8.隋朝: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定都長安。589年,隋朝統一全國。隋朝大運河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意義: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科舉制創于隋,廢除于清末。
9.唐朝:618年唐高祖李淵建立唐朝,定都長安。唐太宗時出現“貞觀之治”。唐玄宗時唐朝進入全盛時期,稱“開元盛世”。
10.政權并立的時代:遼(契丹族):建立者阿保機,西夏(黨項):元昊;金(女真):阿骨打;宋朝:960年,趙匡胤發動陳橋驛兵變,建立北宋,定都東京。1127年,金滅北宋,同年,趙構建立南宋,定都臨安。蒙古政權建立者成吉思汗(鐵木真)
1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開始于唐朝中后期,到南宋最后完成。原因:南方相對穩定的環境,北民南遷;自然條件優越。宋代設立管理海外貿易的市舶司。
12.元朝: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設立行省制度,并加強對西藏(設宣政院)和琉球(臺灣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我國以省作為行政單位始于元朝。元朝時形成一個新的民族回族。
13.明朝:1368年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措施:廢行省,設三司。廢丞相,權分六部。設立廠衛特務機構—錦衣衛,由皇帝直接指揮。②思想文化方面:八股取士。
14.清朝:1636年,皇太極建立清朝。清朝雍正帝時,設軍機處,標志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達到頂峰。②文化方面: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③對外政策:“閉關鎖國”。
15.清朝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措施:①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②康熙帝組織雅克薩之戰,簽訂了第一個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③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④清乾隆帝時在新疆設伊犁將軍。⑤乾隆帝時土爾扈特部(蒙古族)回歸祖國。
16.1)科學技術:商朝有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2)數學成就:①東漢《九章算術》是數學專著。②南朝數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7位。3)醫學成就:①扁鵲:“望、聞、問、切”四診法。②華佗—“麻沸散”。③張仲景:醫著《傷寒雜病論》。“醫圣”。④孫思邈:唐朝醫學家—《千金方》稱“藥王”。⑤ 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4)科技著作:①北朝賈思勰《齊民要術》是農業科學著作。②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是地理學專著。③明朝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5)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印刷術(北宋畢昇發明),指南針(宋元制出),造紙術(西漢發明,東漢的蔡倫改進),火藥(唐朝末年開始應用于軍事)
17.思想文化:1)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從商朝開始。2)孔子:思想“仁”《論語》一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論。3)“百家爭鳴”代表人物①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主張“兼愛”“非攻”。②孟子:儒家代表人物,提出 “仁政”治國。合理利用自然資源。③韓非:戰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提倡依法治國。③孫武:《孫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4)①司馬遷的《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代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②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巨著。
按年代順序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5)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中原地區;道教是東漢時期興起于我國本土的宗教。6)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的開封和南宋的臨安都有夜市,娛樂場所“瓦肆(瓦子)”。8)隋朝李春設計并主持修建趙州橋,它是我國最古老的石拱橋。秦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9)“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在明朝中后期。
18.外交家:漢武帝派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通絲綢之路);唐時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十多年《馬可波羅行記》。1405—1433年(明朝)鄭和7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意義:促進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比歐洲航海家哥倫布遠航美洲早半個多世紀,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19.中國古代史民族關系:1)西藏:唐朝時把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合同為一家”;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元朝時設宣政院,西藏正式成為中央管轄的行政區。清朝時設駐藏大臣,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2)新疆:公元前60年,西漢政府設西域都護,標志著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乾隆帝時,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亂,設伊犁將軍。3)臺灣:①三國時,孫權派衛溫到夷洲(今臺灣),加強了臺灣同內地的聯系②元朝時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和琉球③1661—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④1684年清朝設臺灣府,隸屬福建省⑤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臺灣割給日本,1945年抗戰勝利后,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1949年解放戰爭后,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到臺灣,從此與祖國大陸分離。
20.中國古代民族英雄:1)明朝戚繼光抗擊倭寇;2)1662年,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