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1-28 15:44:27
1
細審“題干”。抓住“關鍵詞”和“修飾詞”、“限定詞”
模擬訓練
(如下):
大氣環流
從角度,解釋
圖示地區
分析種植的
圖示地區
結合的,評價
兩地水土流失
比較帶來性,并分析其
環境
從角度,分析該城市。
常見“詞語”的把握和答題要求
描述 |
詳細描寫;先總體大概描述、后具體細化描寫;不必解釋原因和理由 |
簡述 |
概要描寫;從各個具體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細化描寫;不必解釋原因和理由 |
說出 |
相當于“羅列”要素;各要點之間是并列關系;不必解釋原因和理由 |
評價 |
“有利+不利”;語言格式:有利:①②③..。不利:①②③.. |
分析 |
“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 語言格式:有利:①因為..所以(導致)..②..。不利:①因為..所以(導致)..②.. |
比較 |
兩個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語言格式:因為A..,以A比B... |
意義 |
正面意義+負面意義;本地區(事物)意義+其它地區(事物)意義 |
影響 |
正面影響+負面影響;本地區(事物)影響+其它地區(事物)影響;現在的影響+將來的可能影響;自然環境影響+社會經濟影響+生態環境影響 |
措施 |
工程措施(技術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當地措施+合作措施 |
判斷 |
理由+結論。語言格式:正確(合理)或錯誤(不合理)、因為..所以.. |
變化 |
體現“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 |
2
列出模板
所謂模板,就是教材中案例問題答案要點、平時老師講的問題答案要點。
3
仔細篩選
根據限定詞篩選;根據所在地區篩選;根據地理事物特性篩選;根據題目提供的材料篩選。
4
醞釀語言
“先自然,后社會經濟”;“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內后外)
5
確定得分點
得分點:從材料(文字、圖表)中可以推測出來的,與問題聯系最緊密的。記住把這是要點寫在答案的最前面。
6
書寫答案
“地理語言(避免口語化)”、“套裝語言(不用自造語句,出現語法錯誤)”、“邏輯語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煉語言(不要同樣意思,反復羅嗦訴說)”、“一語中的(語言不繞彎子)”。
多使用地理術語
Ⅰ、抓住關鍵詞,用規范的地理語言表述,盡量作答
注意條理性和層次性
Ⅱ、,主動標明①②③④
答題時點要多
Ⅲ、,但避免重復采分點
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Ⅳ、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