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2-19 20:32:09
論述近代兩次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提示:可從政治、經濟、國際地位等方面考慮)。
影響兩次戰爭結果的因素:
(l)領導因素
甲午戰爭時清政府腐敗無能,指導思想是消極避戰,積極求和.抗日戰爭中,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八年抗戰中,中國共產黨始終以民族利益為第一,成為統一戰線的領導核心,從而保證了抗戰的勝利
(2)民眾因素
甲午戰爭后,中國民眾尚未覺醒.抗日戰爭時,中華民族已經覺醒.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包括各愛國階層.各黨派.各民族以及海外華僑.抗日戰爭是一場真正的民族解放戰爭。
(3)戰略技術因素
在甲午戰爭后,清軍陸軍先定守局,坐失戰機.北洋艦隊避戰保船,放棄制海權,最后全軍覆沒.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制定了持久戰的戰略方針,把抗日游擊戰爭提高到戰略地位,敵后戰場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最后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4)國際因素
甲午戰爭時,中國處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抗日戰爭在1939年以后,國際環境有所改變.1942年1月美英蘇中等26國發表宣言,組成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中國的抗日戰爭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持。
造成的影響:
兩次戰爭都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的歷史災難。
甲午戰爭的失敗帶來的影響主要有:
(1)
①進一步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程度以及中國的社會矛盾,民族危機空前嚴重。
②進一步暴露滿清政府的腐朽無能落后和空虛,促進了中國社會內部的維新派人士尋求變革,間接引發了維新運動,激發了滿清政府內部權力斗爭。
③馬關條約則更加加強了日本帝國主義的實力和胃口,使得日本的勢力開始直接威脅到中國的本土,為以后數十年日本在中國的進一步擴張埋下伏筆。
④另外甲午戰爭的失敗也極大地削弱的中國的國際地位,從二流國家將為三流國家。
⑤但是甲午戰敗強烈刺激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從戊戌變法到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
抗日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2)
抗日戰爭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團結和進步,壯大了人民的力量,增強了全國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為民主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①1937年日本對中國發起的全面侵略戰爭,完全地打斷了中國原有的現代化進程。經濟發展停滯,民族資本主義受到日本控制和打壓。
②在國共兩黨的努力下,社會各階層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抗日,是抗戰勝利的重要基礎。
③在抗日戰爭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敵后戰場迅速發展,具有了帶領中國人民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實力。
④在中國戰場的表現以及抗日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聲望,使中國獲得了國際援助,為中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奠定基礎。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