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8-16 20:36:30
四、和諧與夢想
民族團結共同繁榮
1、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2、在處理民族關系上,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
3、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已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民族關系。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歷史、合乎國情、順應民心的必然選擇。
4、加強和鞏固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
國家統一一國兩制
1、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2、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是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3、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愿望,是中華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4、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前提和基礎。
5、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臺灣同屬于一個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動搖。
6、“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澳門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港澳回歸后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是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
7、兩岸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8、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
9、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兩岸同胞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
中國夢自信人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
2、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指導思想。
3、在新世紀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建黨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4、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是中國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