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3-09-12 19:50:51
一、有理數
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 (1)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2)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于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一”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于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 (1)正數大于0, 0大于負數,正數大于負數。
(2)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二、有理數的加減法
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1)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并把絕對值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并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
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 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 (a+b)+c=a+(b+c)
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于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3、有理數的乘除法
(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后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 c=a (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于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于0的數,等于乘這個數的倒數。
a+b= 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并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于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
成乘法,然后確定積的符號,最后求出結果。
3、有理數的乘方
(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
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減;
(2)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3)如有括號,先做括號內的運算,按小括號、中括號、大括號依次進行
(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于10的數表示成ax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
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 一個近似數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于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x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