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2-21 15:55:59
一、課文內容梳理
《社戲》描寫了“我”和小伙伴們夏夜乘船去看戲的經過,贊揚了農家少年聰明活潑、熱情好客、憨厚善良的性格和勞動人民淳樸厚道的品質,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充滿趣味的童年和景色秀美的故鄉的熱愛與懷念之情。
《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體形式寫成的激情澎湃的詩篇。詩人以赤子之心歌頌了養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從中可以感受到詩人跳動著的脈搏——對“母親”延安的那份永不泯滅的真情。
《安塞腰鼓》描寫了作者觀看“安塞腰鼓”表演的情景與感受,突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熱的特點,贊揚了安塞人民粗獷、奔放、充滿陽剛的個性和擺脫束縛、追求自由的渴望。
《燈籠》是一篇可以引領我們回望傳統的散文。當代的莘莘學子能見的燈籠大概也只在古裝劇中,至于燈籠所承載的文化意義,更是無從感受到的了。還好吳伯簫的這篇文章可以帶我們尋到文化的根,感受到我們血液中流淌著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基因。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