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2-21 15:56:04
(三)課文分析
1.“核舟”的精湛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體積小,刻的東西多,刻得極為精致,人和物各具情態,有意境。
2.核舟介紹順序:船艙——船頭——船尾——船背,空間順序。
3.文章先寫核舟的正面,次寫它的背面;寫正面先寫舟的中間部分,次寫船頭,最后寫船尾。分析這樣安排寫作順序的原因。
一是核舟的中間部分是艙,高起而寬敞,十分引人注目,艙邊的窗又竟然可以打開、關閉,由此說起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中寫景的名句,可以使讀者通過想象感知蘇軾當年泛舟游赤壁時的優美環境。
4.《核舟記》的結尾處詳盡地說明了核舟上所刻的內容。《口技》結尾處也有這么一段:“撤屏視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兩文均用數字結尾,作者的意圖相同嗎?為什么?
相同。結尾都用列數字的方法,都是為了表現藝人技藝之高超。
5.王叔遠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風徐來,水波不興”這些文字,而不是諸如花草鳥獸之類的內容?
為了和核舟“大蘇泛赤壁”的雕刻主題相吻合,使作品有一定的意境,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