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wǎng)絡整理 2024-03-19 18:04:58
二、閱讀理解
1.這首元曲的作者是 (人名),號 ,元代戲曲作家、散文家。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描寫自然景物的不朽之作,被譽為“ ”,為歷代所傳誦。抒發(fā)了詩人 的情緒。
2.曲中的“昏鴉”是指 。
3.這首小令描寫了九種景象,渲染了 的氣氛,表現(xiàn)了一個長期漂泊的異鄉(xiāng)人的悲傷惆悵之情,表現(xiàn)全曲中心的句子是 。
4.下列各句中,與“斷腸人在天涯”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是( )
A.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B.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C.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5.下列各句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nbsp; )
A.用具有特點的景物寫秋,描繪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
B.景與情結(jié)合,表現(xiàn)了天涯游子的悲涼感情
C.“夕陽”“天涯”交代了時間、地點。“斷腸人”今夜宿誰家?在“小橋流水人家”
D.讀者是隨著秋思滿腹的主人公的腳步、視線、思緒進入這幅畫卷的。
6.下面對本詩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枯藤老樹昏鴉”,渲染了一種蕭條暗淡的氣氛。
B.“古道西風瘦馬”,描繪出一幅冬風蕭瑟、蒼涼凄苦的畫面。
C.最后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
D.這首詩句法 別致,前三行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義豐。
7.下列對“夕陽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點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時間。
B.渲染既溫情又悲涼的特殊氛圍。
C.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渾然一體。
D.烘托抒情主體悵惘若失的心緒。
8.以下對該曲內(nèi)容的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
A.“秋思”是漂泊在外的游子對故鄉(xiāng)所發(fā)的情思。
B.曲中凄涼與溫馨的景象交織,催發(fā)了游子的感觸。
C.曲中“古道西風瘦馬”與“斷腸人”等詞句表明了游子漂泊之感。
D.前三句用九個富有秋天特征的景物營造出悲涼的氛圍。
9.小令中“枯藤”“老樹”“昏鴉”“夕陽”等詞語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10.用簡要的語言欣賞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11.簡要分析“夕陽西下”一句的表達作用。
12.“小橋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被穿插在詩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3.賞析“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14.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15.積累句子。
(1)積累兩句有關“秋”的詩句或詞句。
(2)中國古代關于清明、七夕、重陽的詩詞很多,請你選擇其中一個節(jié)日,寫出相關的詩句或詞句。
(3)積累兩句以“思鄉(xiāng)”為主題的詩句。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wǎng),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