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0 11:10:57
【答案】
1.陳子昂集 陳子昂
2.幽州臺 無窮無盡的天地 古人 來者 愴然涕下
3.任人唯賢的人。
4.表達了詩人不被理解賞識的孤獨和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抒發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哀。
5.這兩句詩從時間角度寫出時間之悠久綿長,表現了主人公的孤獨,又表述了對古代那些禮賢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緬懷古人的同時,寫盡了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為下文抒發悲愴的心情做鋪墊。
6.相同點:兩個“不見”都表達了作者感嘆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涼心境。“不見”的“古人”和“來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樣禮賢下士、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賢臣。這兩句緬懷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悲憤。
不同點:前一個“不見”是感懷歷史,后一個“不見”是對將來提出希望,悲愴之情遞進,由古及今。
7.神態描寫。形象逼真地描寫了詩人熱淚飛灑的悲憤情態;:“獨”渲染了詩人心中不可名狀的孤寂和悲憤。
8.是因為作者內心的悲哀與苦悶。
9.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賢納才之地。這就暗示:詩人登臨的是燕昭王招賢納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在,賢才無舉。
10.作者孤獨地站在幽州臺上,仰首責問蒼天,大地茫茫,空闊寂寥,沒有一個知音,內心滿懷悲憤。
11.D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