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0 16:43:16
【寫法】
(1)運用對比手法。如:“一車炭千余斤”與“半匹紅綃一丈綾”對比,寫出宮失掠奪的殘酷;“牛困人饑”與“翩翩兩騎”對比,反襯出勞動者與統治者境遇的懸殊;“衣正單”與“愿天寒”對比,寫出賣炭翁買衣食的迫切心情。
(2)運用肖像描寫。“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活畫出賣炭翁的肖像,而勞動之艱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現;“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表現出賣炭翁生活艱辛、困苦不堪的悲慘處境。
(3)運用心理描寫。“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愿天寒”體現了賣炭翁的悲慘遭遇和矛盾心情。
(4)運用設問修辭。“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這一問一答,不僅化板為活,使文勢跌宕,搖曳生姿,而且擴展了反映民間疾苦的深度與廣度,使讀者清楚地看到:這位勞動者已被剝削得貧無立錐,別無衣食來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萬苦燒成的千余斤木炭能賣個好價錢。這就為后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了有力的鋪墊。
(5)運用陪襯、反襯。以“兩鬢蒼蒼”突出年邁,以“滿面塵灰煙火色”突出“伐薪、燒炭”的艱辛,再以荒涼險惡的南山作陪襯,老翁的命運就更激起了人們的同情。而這一切,正反襯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賣炭得錢,買衣買食。老翁“衣正單”,再以夜來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轍”作陪襯,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憐”。而這一切,正反襯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熾烈:天寒炭貴,可以多換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饑”和“翩翩兩騎”,反襯出勞動者與統治者境遇的懸殊;“一車炭,千余斤”和“半匹紅紗一丈綾”,反襯出“宮市”掠奪的殘酷。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