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整理 2024-03-21 09:56:15
【答案】
(一)填空題
1.雁去
2.示例一:角聲滿天秋色里 示例二:巴山夜雨漲秋池 示例三:枯藤老樹昏鴉
(二)簡答題
3.天冷;聲雜;城孤。
4.①景物: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關閉城門的情景,寫出了塞外的奇異風光。
②作用: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反映宋朝守軍力量薄弱,軍情緊急,為下闋抒情做鋪墊。
5.上片側重描寫,下片側重抒情。慨嘆功業未立,思念家鄉。
6.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表現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抒發了他們因功業未立,歸期無計又思念家鄉的復雜感情。
7.①慨嘆功業未立;②思念家鄉。
8.借邊地夜景表達凄清悲涼之感;在時間上是“長煙落日”的延續;表現了守邊將士寒夜戍守的艱辛。
9.寫出了塞外的奇異(壯闊)風光;反映宋朝守軍力量薄弱,軍情緊急;為下闋抒情做鋪墊。
10.此句形象描繪了坐落在崇山峻嶺間的孤城,夕陽西下時,便緊緊地關閉城門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與中原的不同。
11.示例:“衡陽雁去無留意”以大雁離去的堅決寫出了秋天的蒼涼凄冷;“長煙落日孤城閉”抓住典型景物鋪排描畫,寫出了邊塞的雄渾險峻。其中既寄寓著傷感,又寄寓著豪情。詩人以此創設出悲涼壯闊的意境。
12.上片側重描寫,下片側重抒情。表達了詞人思念家鄉、功業難成(壯志難酬)的哀傷,有凄清悲涼之感,也含蓄地表達了他對朝廷腐朽、軟弱,不修武備、不重邊功的憤懣之情。(“思念家鄉”“功業難成”“凄涼悲苦”“憤懣不平”,答對兩點給3分)
(三)選擇題
13.C 14.C
15.B(“羌管悠悠霜滿地”,寫出了邊關寒冷,生活很艱苦。)
16.A 17.C 18.D
(三)對比閱讀
19.D
20.示例:《漁家傲·秋思》“濁清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運用了心理描寫(或典故),表達了戍邊將士功業未成,有家難回的矛盾心理和思鄉愁苦之情。“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或外貌描寫),表達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愁苦之情。“羌管悠悠霜滿地”運用了環境描寫,渲染了一種凄清悲涼的氣氛,烘托了戍邊將士的思鄉愁苦之情。《使至寒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運用了比喻(或對偶)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幽微難言的苦悶之情。“單”“張”寫出了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獨落寞之情。
21.①異 ②險惡危急 ③沙場秋點兵
編輯推薦:
22.答案要點:《漁家傲》借“白發”表現將士們長期戍守邊疆懷念家鄉,又渴望建功立業、保家衛國的思想感情;《破陣子》則體現作者渴望建功立業卻又壯志未酬之情。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