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5-22 22:35:39
有人說,當今人們缺乏擔當精神,人情越發冷漠。這種看法過于片面。因為,在這個社會上,有那么多默默擔當的人,不同年齡階段,卻同樣溫暖著周圍的人,也令我讀懂了擔當。
患病同學無法行走,年僅10歲的少年張運昌用弱小的身體,背著患病同學上下樓、去學校。這一背就是兩年,風雨無阻,一步一步踏出默默擔當的道路。他的行為令我敬佩不已,也讓我讀懂了:擔當,即使年齡幼小,也可以做到。
90后女村醫張瓊仙,舍棄醫院優越的工作條件,來到海拔 1300米的麒麟村衛生室,為村民看病出診。村民散居,山路難行,她卻收費低廉,只為村民需要,她無愧于村民心中的好醫生的稱號。從她的身上,我讀懂了,擔當是不為名利的付出。
在西非馬里,一輛載有500多公斤炸藥的汽車,駛入維和 部隊的營區。在這危難的緊急時刻,正在執勤的申亮亮立即發出預警信號,警示后防部隊隱蔽。同時,他本可以安全撤離現場,卻用生命的最后37秒換回了所有戰友的平安。從他的身 上,我讀懂了擔當的內涵:身肩責任,舍己救人。
重慶一處山體發生泥石流,一個84歲的過路村民被埋壓,一位消防官兵徒手刨土救人,雖然指甲磨爛,鮮血不止,然而這位消防官兵只想著早一些將老人救出。他被人們譽為“刨土哥”。從他的身上,我讀懂了:擔當是將受難的人視為親人的救助。
十五年前,有兩位殘疾老人賈海霞、賈文其,一個雙目失 明,一個沒有雙臂,他們在50多畝的河灘上種樹。經歷了常人 難以想象的困難,將綠意種遍河灘。身體的殘疾沒有阻擋他們為民造福的愿望,他們一起譜寫了新時代擔當的篇章。兩位老人的事跡讓我懂得 了:擔當是多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
57歲的環衛工周剛為在雨中執勤的武警戰士撐傘,他只是靦腆地說:“不想戰 士澆著。”多么簡單樸實的想法,多么溫暖人心的舉動。勤勞淳樸的環衛工撐起的 不僅是一方晴朗的天空,更是一份從容和美麗。一個不起眼的舉動令我讀懂了:擔當可以從一件小事做起。還有很多敢于擔當的事例,不勝枚舉。
他們,他們,小到10歲少年,大到將 近60歲的老人,沒有任何一個人是為了出 名,他們都在自己的生活軌跡里默默地擔 當著,詮釋著“擔當”的真諦!
【點評】有人說,當今人們缺乏擔當精神,人情越發冷漠。這種看法過于片面。因為,在這篇中考作文,素材豐富,具有時 代特征,論證有力,被閱卷老師評為滿分作文。具體來說:
一、旁征博引,素材豐富。文章在開篇提出“在這個社會上,有那么多默默擔當的人”的觀點后,緊緊圍繞中心論點,旁征博引,引用了典型事例和熱點素材,共六個事例中,其中主人公有學生、有醫生、有維和戰士、有消防官兵、有殘疾人,也有環衛工,他們是各行各業勞動人民的代表,他們是敢于擔當的典型。這些事例,把一個個敢于擔當的偉大形象樹立在讀者面前,可謂視野廣闊,材料詳實,運用恰當。既展現了考生廣博的知識面,又使作品顯得意蘊豐厚。
二、敘議結合,觀點鮮明。有的讀者也許會說,這篇文章就是把幾個事例簡單地羅列了起來,怎么是一篇優秀的中考作文呢?事實并非如此,這篇文章很好地做到了敘議結合,論述有力。每個事例之后,都是作者針對這個事例闡發的議論。如第一個事例之后的“他的行為令我敬佩不已,也讓我讀懂了:擔當,即使年齡幼小,也可以做到。”這是極為關鍵的部分。如果在議論文中只簡單地羅列事例,那么事例與觀點之間就會缺少必然的聯系,觀點就站不住腳。同時,六個事例的敘述中也包含了議論的成分,如第二個事例中“她無愧于村民心中的好醫生的稱號”、第四個事例中“然而這位消防官兵只想著早一些將老人救出”等語句,這些語句,已經鮮明地表現出考生“贊許”、“褒揚”的觀點。
總之,敘述與議 論的巧妙結合,使得文章結構嚴謹,論述有力,觀點鮮明。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