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7-31 18:10:15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老了……”這首歌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是啊,時間到底去哪兒了?
②幼年的時光去哪兒了?我們為何很難記起3歲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對時間的感知需要兒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記憶能力的完全形成,這需要大腦前額葉皮質和海馬體發育較成熟后才能具備。這兩個區域的成熟速度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漸漸完善。而且孩子們的遺忘速度遠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們的記憶更替也更快,這意味著留下幼時記憶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時記憶究竟從何時開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遺忘?研究發現,早期記憶往往從7歲開始丟失。雖然不少3歲孩子能夠記得前一年發生的事,但這些記憶也只能持續到五六歲。在7歲時,童年記憶迅速衰退,到了八九歲,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內容。這是因為在7歲時,人們形成記憶的方式開始改變——在那之前,兒童缺少時間和地點的觀念,而在年齡較大的兒童中,回憶早期記憶的內容和形式趨向于成年人。
、苋绻愕搅艘欢ǖ哪昙o,可能有這樣的感覺:小時候總希望快快長大,但似乎過了很久才長了一歲,而隨著年齡的增長,就感覺時間過得越來越快。這是為什么呢?
、菔紫,人體內的生物鐘在逐漸變慢。實驗表明,讓年輕人和老年人估測1分鐘有多長,結果年輕人通常還沒到1分鐘時就認為已經到時間了,而老年人則往往過了1分鐘才覺得這才是1分鐘的時長。在生命的進程中,人體內的某種節律在變慢,而客觀的時間沒有變慢,老年人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快了。
⑥其次,與新鮮感能刺激大腦記憶有關。比如我們新去一個地方,去時路總是顯得很長,回來時卻似乎要短得多。因為去時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鮮的,你的大腦需要對這些新鮮事物進行處理記憶,就會感覺時間過得很慢,路似乎很長。而回來時,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體驗,一切變得熟悉,大腦需要處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覺時間過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許多。人生也是一樣,小時候看世界卻是新鮮的,外界充滿了各種新刺激,這樣就顯得每一天都很漫長;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外界的事物已經失去了新鮮感,更多的是單調的重復刺激。豐富的經驗使神經對生活中的信息處理極為快速,漸漸進入了“適應性”狀態,不但削弱了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同時保留的記憶也信息不全,這樣,一天在不經意間就過去了。
、叩谌梢杂“相對論”來解釋。一個5歲的兒童會感覺過去的一年很長很長,這是因為過去的一年占他生命總過程的20%;一個20歲的青年,過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總過程的5%;而對于一個50歲的中年人,過去的一年僅僅是他生命總過程的2%。人越老,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光陰在其整個人生當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會覺得這些微不足道的時間過起來很快。
。ㄟx自《百科知識》2014年第4期B,有刪改)
14.閱讀選文,說說幼時記憶遺忘的原因有哪些?
15.比較鏈接材料與選文第⑤段畫線句主要運用的表達方式及其效果的不同。
【鏈接材料】
時間都去哪兒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鹽半輩子/轉眼就只剩下滿臉的皺紋了。
。ㄟx自《時間都去哪兒了》歌詞)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