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09-26 23:11:59
1.【宏觀經濟】即宏觀層面的國民經濟,包括一國國民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構成(主要分為GDP部門與非GDP部門)、產業發展階段與產業結構、經濟發展程度(人類發展指數、社會發展指數、社會福利指數、幸福指數)。
2.【微觀經濟】是指個量經濟活動,即單個經濟單位的經濟活動。是指個別企業、經營單位及其經濟活動,如個別企業的生產、供銷、個別交換的價格等。
3.【下行壓力】是指下降帶來了壓力,與“上行壓力”同屬于新聞常用語。
4.【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是指按市場價格計算的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常被公認為衡量國家經濟狀況的最佳指標
5.【經濟預期】是指從事經濟活動的人,在進行某項經濟活動之前,對未來的經濟形勢及其變化,其中主要是市場供求關系和價格的變化,作出一定的估計和判斷。經濟預期可以分為四種類型:靜態預期;非理性預期、理性預期、適應性預期。
6.【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準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
7.【中央財政預算】通常稱為中央預算,由國務院負責編制中央預算。預算的編制、審查、批準、監督以及預算的執行和調整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
8.【正逆回購】債券回購交易指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以契約方式約定在將來某一日期以約定的價格,由債券的"賣方"向"買方"再次購回該筆債券的交易行為。正回購方就是抵押出債券,取得資金的融入方;而逆回購方就是接受債券質押,借出資金的融出方。
9.【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采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采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10.【存款準備金率】存款準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準備的,是繳存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準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準備金率。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