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4-12-24 00:43:05
民國時期作為中國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一個特殊時期,無論是社會結構,還是社會運行機制(包括社會生活等)都在急劇地發展、變化著,是這段歷史的總態勢和總特點。誠然,由于民國時期中國所處的特殊的歷史背景,中國社會在其轉型過程中,呈現了如下幾個特征。
多重統治區域的分立,使中國社會在轉型過程中呈現了多形式、多線條的發展姿態。
民國時期,中國政局多變。無論是北洋軍閥統治,還是國民黨統治,中國實際上都未真正統一過。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各軍閥擁兵自重。在其各自所轄范圍內,軍閥們往往以自己的意志影響著轄區的發展。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社會發展的態勢更為復雜。由于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中國出現了互相分立的三個區域,即中國國民黨統治區、中國共產黨開辟的革命根據地和日本侵略者占領區。這是三種完全不同性質的區域:在國統區,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日本占領區,完全是殖民地社會;在共產黨領導的根據地,則具有新民主主義社會的性質。
由于統治區域性質的差異,各統治區域社會發展也呈現了不同的狀態。在國統區,由于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多重壓迫,社會發展極其緩慢;在日本占領區,由于尖銳的民族矛盾,社會在變態發展;在各革命根據地,由于共產黨實行反帝反封建政策,社會發生了飛速的發展。
中國社會在多重統治區域內,呈現了多種發展態勢,這是民國時期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又一特征。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