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2025-03-14 22:23:53
杜少卿為人豪爽,極重孝道,又不會理家,家人王胡子伙同張鐵臂等人訛騙其財產,鮑廷璽也趁機索討一百多兩銀子而去。不久,少卿卿家產將盡,聽從老管家婁煥文的勸告,移家南京,得識各地齊集南京的名士。少卿與娘子同游清涼山,自由自在地生活。未曾料到巡撫大人將他薦舉博學鴻詞科,他不得不去安慶致謝并面辭,李大人不允所請。歸來后,李大人又遣人來催促,少卿乃裝病辭去。此時,遲衡山正倡議修祭泰伯祠,杜少卿、莊紹光等人極表贊同,共襄盛舉,并推定南京國子監博士虞育德任主祭。經過多時準備,選定四月初一舉行祭祠大典,四處齊集南京的名士、選家都參與盛會,南京的民眾也挨擠著來看。祭祠以后,與會的人又都星散,此時尋父二十年的的郭孝子又來南京,以杜少為首的南京名士并不因他是王惠之子而冷落他,贊揚其孝行,贊助其銀兩,幫他前往陜、川尋父。到了成都府外的庵里,王惠卻堅決不認其子。不久,王惠病死。郭孝子背著骨骸返鄉。途中遇到蕭云仙,勸說他去效力朝廷,乃父也要云仙去平少保處投軍。在平少保帳下,云仙率兵收復青楓城后,筑城垣、修水利、墾田地、興學堂。后去應天府任江淮衛守備,因此結識了虞育德等南京的大名士。過江時,他在揚州碼頭又邂近曾在青楓城教書的沈大年。沈大年正送其女瓊枝去揚州宋為富家完婚。豈知宋為富乃以討妾對待,瓊枝乃只身逃往南京,寫扇作詩,為人刺繡謀生。江都縣差人前來緝拿時,她正向杜少卿娘子訴說自己遭遇,她終被押入江都。
在船上,有一漢子帶著兩個婊子也去揚州。那漢子剛到家,湯鎮臺的侄子湯六老爺就來廝混,又勾引湯鎮臺兩個兒子湯由、湯實到妓院來吃酒。湯由、湯實鄉試落第后去父親任所鎮遠府,正值苗民作亂,湯奏平了亂,卻被降三級調用。父子三人一齊回到家鄉。湯鎮臺請余特教導其子,余特不就,而去無為州秋風。不料私和人命事發,因關文中誤寫“貢生余持”,乃為其弟余持蒙混,胡涂了結官司。余特又去南京,得與杜少卿等時賢聚首,但不久虞育德遠赴浙江,余特又回到五河,被虞華軒請去教育兒子,旋又被選為徽州府學訓導。老秀才王蘊來拜老師,余特很看重他。王蘊曾鼓勵三女兒殉夫,后又覺傷心,乃去游南京。在南京由鄧質夫陪著去泰伯祠憑吊,但未見到南京一班名人。
不久,武書回到南京,正欲去回拜鄧質夫,卻被高翰林請去作客。客人是萬中書,但卻是冒充的中書。東窗事發,幸得鳳四老爹相助,秦中書出了銀子,才捐了一個真中書。風四老爹送萬中書回浙江,順便向杭州朋友陳正公討回欠饋做回南京的盤,但陳正公則被毛二胡子騙去了銀兩,風四老爹出面為他討回銀兩就返回南京,去回秦中書的話。秦中書卻與陳四老爺在妓女聘娘處鬼混。不久,秦中書進京補缺,陳四老爺又往福建尋表兄徐九公子去了。聘娘被虔婆所逼,剃度為尼。陳和甫的兒子也做了和尚,卻與同是測字的丁詩爭鬧不休。此時,在南京市井中倒出現了幾個奇人:寫字的季遐年、賣紙火筒子的王太、開茶館的蓋寬、做裁縫的荊元,他們憑一技之長,自食其力,與前此出現的名士并不相同。
主要人物
王冕
王冕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作者據此進行了改編。王冕在小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整個小說的人物塑造上,他奠定了作者理想人物的基本特點,正如回目所說“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王冕作為一個士人作為一個“名流”,在他身上體現著中國士人的精神。
周進
周進原本是個教書先生,對科舉考試極為熱衷,可惜到了花甲之年,卻連個秀才都沒考中。有一回,他和姐夫來到省城開科取士的考場貢院,觸景生情,傷心欲絕,竟一頭撞到木板上,暈了過去。醒來以后,他滿心悲愴無法排解,索性嚎啕大哭,滿地打滾。這一幕被幾個商人見到了,他們出于憐憫,湊錢幫這個可憐的老頭兒捐了個監生。周進欣喜不已,向他們叩頭謝恩。后來,借著監生的身份,他居然中了舉人,接著又中了進士,到廣東為官。
范進
范進時年五十余歲,連秀才都沒考中,家中窮困不堪,他臘月還穿著單衣,凍得他直打哆嗦,廣東雖然氣候溫暖,但臘月時節溫度也不高。周進見到他,便想起了自己當年的慘狀,在惺惺相惜之下,將他錄取為秀才,后來又將他錄取為舉人,因此上演了一出“范進中舉”的癲狂鬧劇。
嚴致和
嚴致和即嚴監生,清雍正朝規定,秀才中凜生,凜生被選入國子學稱貢生,次于凜生、凜生選入國子學成為監生,而且當時一些未能入府、州、縣學而欲考舉人者,可以出資捐一監生資格參加鄉試,或直接出錢捐一監生,此種情況統稱之為捐建或者例監。嚴監生就是書沒讀過太多,他這個監生也是花錢捐來的監生。他最被人熟知的橋段莫過于臨死前那兩根放不下去的手指了,幾個侄兒以及奶媽怎么也猜不中嚴監生到底說的是什么,而趙氏一語道破,原來是燈中有兩莖燈草,嚴監生怕它費油才使得嚴監生難以合眼,待趙氏挑去一根,嚴監生便一口咽了氣。
嚴致中
嚴致中是一個貢生,經考選等方式進入設于京師的國子學以后就稱為貢生。這類人社會地位相對較高,嚴貢生也是因為自己是個貢生而瞧不起自己的胞弟嚴監生,入監者一般要求“學行端莊,文理悠長”,但是在作者筆下的嚴貢生卻恰恰相反,是一個十足的衣冠禽獸。嚴貢生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第四回中,范進在服喪期被張靜齋勸說一同前去湯知縣那里“打秋風”,剛到高要縣坐定準備喝些茶水,嚴貢生便進來搭汕,當得知二人是要去拜見湯知縣時,便開始稱自己與湯知縣是老相熟,又編造了一段與湯知縣相遇的故事,還夸贊湯知縣的為人,只是為了顯現對湯知縣的了解。
匡超人
匡超人,原名匡迥,號超人,溫州府樂清縣人。小說在匡超人的行為描寫中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是表現質樸孝順的匡超人,二是表現泯滅人性的匡超人。他本是一個淳樸的農村少年,為人乖巧、做事勤快,其對父親的一片孝思,亦令人感動、小說最初對匡超人的行為描寫是表現他純樸孝順的一面。
在流落他鄉時,他受社會影響逐步發生了變化。在杭州,匡超人遇到了馬二先生,并受馬二先生的影響,把科舉作為人生的唯一出路,考上秀才后,又受一群斗方名士的“培養”,以名士自居,以此作為追名逐利的手段。社會給他這樣的道路,他巧妙周旋其間,一步步走向墮落。他吹牛撒謊,鉆取功名,賣友求榮,忘恩負義,變成一個衣冠禽獸。
沈瓊枝
沈瓊枝是教書先生沈大年的女兒,遵父命嫁給鹽商宋為富為妻。但到了鹽商宋為富府上之后,才知道是一場騙局,鹽商宋為富原來是娶沈瓊枝為妾。瓊枝父狀告宋為富,宋重金賄賂知縣,把沈大年押回常州。沈瓊枝帶著金銀細軟獨自去往南京,開始了她新的獨立生活。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