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網絡資源 作者:中考網編輯 2025-05-10 21:55:47
道德領域
1.生命的特點:來之不易的、獨特的、不可逆的、短暫的。
2.對生命懷有敬畏之心的原因: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生命是堅強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
3.增強生命韌性的方法:①欣賞、培養幽默感;②和自己信任的人談一談;③考慮并接受最糟糕的結果;④關心、幫助他人;⑤培養某方面的興趣。
4.面對挫折的方法:發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養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借助外力,學會與他人建立聯系,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取他人的支持和鼓勵。
5.合理調節情緒的方法:①改變認知評價;②轉移注意;③合理宣泄和放松訓練。
6.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有不同的身份。
7.親社會行為的意義: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和認可。
8.辨別網絡謠言的方法:①注意信息出處;②關注官方信息;③對信息進行多方驗證;④辨識信息內容;⑤向他人求助。
9.自覺遵守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
10.社會規則和自由的關系: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
11.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
12.勸導的技巧:有“禮”;有“理”;有“節”。
13.尊重他人: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②平等對待他人;③學會換位思考;④學會欣賞他人。
14.文明有禮的重要性:①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前提;②促進社會和諧;③體現國家形象。
15.做文明有禮的人:①態度謙和,用語文明;②儀表整潔,舉止端莊;③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16.誠信的重要性:①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對個人);②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對企業);③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對國家和社會)。
17.踐行誠信:①樹立誠信意識;②運用誠信智慧;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
18.承擔責任:對自己負責;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
19.關愛他人的原因:①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護友好關系的橋梁;②是社會和諧穩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③關愛他人,收獲幸福。
20.關愛他人:①心懷善意;②盡己所能;③講究策略。
21.服務和奉獻社會:①需要青年擔當責任;②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③熱愛勞動,愛崗敬業。
編輯推薦: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訪問中考網,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