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法】 (1)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 (2)通過夸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其強烈的情緒心理形象地表現了出來。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
2024-03-20
【主題】 本詩描寫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親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詩抓住天色將晚這一瞬間的感觸,一連串的疑問、質問,表達了強烈的感情,有對親人泥水霜露中的關切,有對 君 的行為的怨怒。 編輯推薦: 2024年
2024-03-20
【賞析】 《邶風 式微》出自《詩經 國風 邶風》,式作語助,微為黃昏,字面意思就是暮色昏暗天要黑了。本詩描寫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親人回家的急切心情。詩抓住天色將晚這一瞬間的感觸,一連串的疑問、質問,表達了
2024-03-20
【譯文】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
2024-03-20
03 式微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
2024-03-20
【答案】 1.①托物起興(比興手法)。②描寫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氣氛,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設置背景。 2.①他不顧霜露濃重,路途險阻、漫長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尋找意中人。②不怕艱難險阻,勇于追求愛情,感情
2024-03-20
二、閱讀理解 1.這首詩共三章,每章開頭都寫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這是《詩經》中常見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為了見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動?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意中人的蹤跡飄忽不定,你由此感受
2024-03-20
【答案】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4.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成語 秋水伊人 源之《蒹葭》中的詩句: , 。 2.用蕭瑟冷落的秋景起興,渲染凄清氣氛,烘托惆悵心情的詩句是: , ; , ; , 。 3.描寫男主人公追尋之路艱險、漫長的詩句
2024-03-20
【寫法】 (1)運用興的手法。 (2)用重章疊句、一唱三嘆的手法,營造出渺遠迷茫的氛圍,表現了主人公纏綿凄迷的情感。 (3)《蒹葭》是詩經中最優秀的篇章之一。它的主要特點,集中體現在事實虛化、意象空靈、整
2024-03-20
【主題】 這首詩就是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悵心情。精神是可貴的,感情是真摯的,但結果是渺茫的,處境是可悲的。我們不妨把《蒹葭》的詩意理解為一種象征,把 在水一方 看作是表達社
2024-03-20
【賞析】 《蒹葭》選自《詩經 秦風》,是一首愛情詩,旨在抒發詩人思念秋水伊人而終不得見的思想感情。 詩人在一個深秋的早晨,來到一條長著蘆葦的大河邊,訪尋他心愛的人,而心愛的人卻使他感到行蹤不定、可望而不
2024-03-20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2024-03-20
02 蒹葭 【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2024-03-20
【答案】 1.男子對美好女子的愛慕追求。 2.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3.窈窕淑女。 4.輾轉反側 采之、芼之、友之、樂之。 5.《關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2024-03-2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lfla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