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長沙過賈誼宅》詩中渲染出賈誼故宅蕭條冷落之景,抒寫出寂寞悵惘、痛苦無奈之情的詩句是: , 。 2.《長沙過賈誼宅》中表面憐君,同時也表達了自憐之意的詩句是: , 。 3.《
2024-03-20
【寫法】 ①借古諷今,又很講究含蓄蘊藉。 ②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
2024-03-20
【主題】 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了詩人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測、錄取
2024-03-20
【賞析】 這首懷古詩,通過對漢代文學家賈誼不幸遭遇的憑吊和痛惜,抒發了詩人自己被貶的悲憤與對當時社會現實的不滿情緒。 首聯一個 悲 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愴憂憤的基調,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
2024-03-20
【譯文】 你被貶于此地住了三載,萬古留下你客居楚地的悲哀。踏著秋草獨自尋覓你的足跡,只有黯淡的斜陽映照著寒林。為何明君卻獨對你恩疏情薄,湘水無情怎知我對你的深情?江山已經冷落草木已經凋零,可憐你究竟何
2024-03-20
05 長沙過賈誼宅(唐 劉長卿) 【原文】 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編輯推薦: 2024年
2024-03-20
【答案】 1.③ 2.視覺、聽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3.首聯從聽覺角度,以 戍鼓 寫戰爭背景,以 雁聲 寫親人離散,描繪了一幅荒涼冷寂的邊塞圖,極力渲染悲涼氣氛,為后文作鋪墊。 4.這兩句詩運用融情于景(寄
2024-03-20
二、閱讀理解 1.下面詩句中與 月是故鄉明 中的 月 這一意象的內涵完全不同的是第 句(只填寫序號)。 ①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 ②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晏殊《蝶戀花》) ③
2024-03-20
【答案】 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2.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4.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5.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6.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編輯推薦: 202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古人對 月 情有獨鐘。由杜子美《月夜憶舍弟》中 , 可知, 月 能抒發思鄉懷親之情。 2.《月夜憶舍弟》中用色彩的強烈對比浸潤作者主觀感受的寫景句是: , 。 3.《月夜憶舍弟》
2024-03-20
【寫法】 層次井然,首尾照應,承轉圓熟,結構嚴謹。 月是故鄉明 巧妙運用以幻作真的手法,突出了對故鄉的感懷。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政策、考前準備、中考預
2024-03-20
【主題】 本詩是他當時思想感情的真實記錄。詩中寫兄弟因戰亂而離散,杳無音信,在異鄉的戍鼓和孤雁聲中觀賞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鄉憶弟之情,顛沛流離中的詩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為國家而
2024-03-20
【賞析】 這首詩作于安史之亂尚未治平之時,表達了作者在戰亂中顛沛流離,歷盡國難、家憂的滿腔悲憤之情。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縈懷家國的思想情感。 首聯不從題目中的 月夜 寫起,而是首先描繪了邊塞凄涼景
2024-03-20
【譯文】 戍樓上響起禁止通行的鼓聲,秋季的邊境傳來孤雁的哀鳴。今天是白露節氣,我更懷念家人,還是覺得家鄉的月亮更明亮。雖有兄弟但都離散各去一方,已經無法打聽到他們的消息。寄書信詢問也不知送往何處,因為
2024-03-20
04 月夜憶舍弟(唐 杜甫) 【原文】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
2024-03-2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lfla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