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閱讀理解 1.請對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作簡要賞析。 2.請寫出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3.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一聯,歷來被人們稱道。請任選一個角度進行賞析。 4.古人寫詩講究煉字,常有一字傳神之妙
2024-03-20
【答案】 1.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2.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3.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4.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5.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一詩中,點明出發地和目的地的語句: , 。 2.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一詩中,化靜為動,表現雄渾開闊的意境的詩句是: , 。 3.李白在《渡荊門送別》一詩中
2024-03-20
【寫法】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兩句詩想像大膽、奇特,被人譽為 神來之筆 , 俯視江面,月亮照在江水里,就像天上飛下來一面鏡子,明亮耀眼;仰視天空,云氣簇擁而來,就像海面上結成了一座座樓閣,新奇美妙。
2024-03-20
【主題】 這首五言律詩描寫了詩人從蜀地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之情,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情感。
2024-03-20
【賞析】 首先,這首詩是李白出蜀時所作。荊門,即荊門山,位于今湖北宜都縣西北,長江南岸,與北岸虎牙山隔江對峙,形勢險要,自古即有楚蜀咽喉之稱。 其次,這首詩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 山隨
2024-03-20
【譯文】 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 戰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滔滔江水
2024-03-20
04 渡荊門送別(李白) 【原文】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目重點知識匯總 中考資訊、中考
2024-03-20
【答案】 1.王維 唐 2.山高路遠,詩人以 征蓬 歸雁 自比,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表達了自己被排擠出朝廷的的抑郁、憤慨。 3.可從詩題 使至塞上 ,詩句中 邊、居延、漢塞、胡天
2024-03-20
二、閱讀理解 1.作者 , 代詩人。 2.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賞析。 3.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4.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煉字賞析(從意境和煉字方面)。 5.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賞析
2024-03-20
【答案】 1. 單車欲問邊 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 歸雁入胡天 2.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3.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4.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5.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6.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7. 大漠孤
2024-03-20
【常見考題】 一、理解性默寫 1.《使至塞上》敘述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的詩句是: , 。采用對比手法,點明時間,表現詩人失意情緒和飄零之感的詩句是: , 。 2.不僅顯示了大漠景象奇特,而且巧妙的
2024-03-20
【寫法】 詩人以 蓬 雁 自比,說自己像隨風而去的蓬草一樣出臨 漢塞 ,像北飛的 歸雁 一樣進入 胡天 。這里卻是比喻一個負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寫詩人內心的激憤和抑郁。尾聯用典故流露了向往建功立業的心情。
2024-03-20
【主題】 這首五言律詩敘述了詩人出使邊塞的艱苦行程,以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塞外壯闊奇麗的景象及到達邊塞訪問的情況,表達了詩人出使邊塞的悲壯情懷和難以排遣的孤寂之感。 編輯推薦: 2024年中考各科
2024-03-20
【賞析】 《使至塞上》是詩人奉命赴邊疆慰問將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紀行詩,記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見的塞外風光。首聯兩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達地點,詩緣何而作;頷聯兩句包含多重意蘊,借蓬草自況,寫飄零之感
2024-03-20
京ICP備09042963號-13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853號
中考網版權所有Copyright©2005-2019 www.lflaw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